Dr. Lin聲樂教學筆記 01 |別找「對的聲音」,而是找「對的方向」

為什麼每次唱出來的聲音都不一樣?哪一個才是「對的」?

今天,一位學生在課堂上問了我一個經典的問題:

「老師,我每次唱歌的時候都覺得聲音不一樣,不知道哪個才是對的,所以越練越不肯定,怎麼辦?」

這個問題,其實是許多聲樂學習者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困惑——

每次練習,聲音聽起來都不一樣,有時候明亮清透,有時候卻顯得暗啞沉悶;

有時候共鳴感覺打開了,有時候卻像被堵住了一樣……

於是,練得越多,心裡越慌:到底哪個聲音才是「對的」?

真正的關鍵,不是找「對的聲音」,而是找「對的方向」

聲音是流動的,它不是一個固定的標準答案,而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

每一天,我們的身體狀態、肌肉感知、呼吸方式、共鳴腔的使用,甚至當天的情緒,都會影響最終的發聲效果。

這也是為什麼,很多歌手即便每天都在練習,聲音狀態仍然會有所起伏。這並不代表退步,而是你正在適應、調整、尋找更穩定的發聲方式。

進步的關鍵:建立清晰可重複的發聲機制

真正的聲音成長,不是去鎖定某個「完美的音色」,而是建立一套清晰、可重複的發聲控制系統,讓自己知道:

如何調整呼吸與共鳴?

身體的狀態如何影響聲音?

如何讓好的發聲狀態穩定再現?

換句話說,學唱歌的過程,就像航海時的導航——

方向比速度更重要!

如果方向錯了,唱得再努力、練習再多,可能都在偏離正確的道路。

科學練聲的真正目的

練習的目的,並不是追求某一個固定的聲音,而是讓自己在每一次練習中,都能清楚地知道:

目前的聲音狀態發生了什麼變化呢?

我是如何調整身體來影響聲音的?

這個過程是否可以重現?

當你開始理解自己的發聲機制,聲音就不再是「盲目的偶然」,而是可預測、可調整、可優化的成長過程

聲音是結果,方向才是關鍵。

這,就是科學練聲的力量


如果你有看到這裡,也挺喜歡我分享的內容,歡迎訂閱【美聲蛻變電子報】!

歡迎訂閱

將收到老師的來信及美聲蛻變最新消息唷~

    我尊重您的隱私,100% 不會發送垃圾郵件給您,並隨時可以取消訂閱喔!

    美聲蛻變電子報